close

20240403-米酵菌酸-圖1.jpg

 

我愛美食,在吃上我是屬於「狗派」,而非「貓派」,各種異國美食來者不拒,無論是高級餐廳或是路邊攤,接受度很高。

不像我家的貓只是換個牌子的貓乾糧,就要嫌棄的聞個半天,深怕我毒死她,這麼謹慎難怪能有九條命。
近日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著實讓我警惕不少,這種無色無味、耐洗滌、耐高溫的細菌毒素竟然有這麼強的毒性,殺人於無形,防不勝防。

過去在台灣不曾發生過,但是在印尼、中國以及莫三比克都發生過嚴重的中毒事件,與食品衛生及發酵食物有關。
米酵菌酸主要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發酵椰子油或玉米澱粉產生的,台灣人的飲食中較少使用椰子油或玉米澱粉,但是隨著異國美食的傳入,提高了中毒的風險。

發酵在人類飲食中是最常使用的生物技術,利用細菌或真菌代謝食物中的澱粉、脂肪或蛋白質,賦予食物更豐富的營養與風味,發酵食物也一直被認為是健康的食物。
然而發酵過程中最害怕的是雜菌汙染,輕則食物酸敗,重則產生致命毒素。因此無菌技術在發酵過程中十分重要,建議大家不要在自家製作發酵食品,其實是很危險的。
天氣越來越熱,食材也不要浸泡過久,或長期保存,讓細菌有孳生的機會。
最近要減少外食機會,在家練練廚藝了。

 

跟大家分享一下『米酵菌酸懶人包』

 

20240403-米酵菌酸-圖2.jpg

20240403-米酵菌酸-圖3.jpg

20240403-米酵菌酸-圖4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米酵菌酸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R.Lu呂春美 的頭像
    DR.Lu呂春美

    生技女王聊健康醫學|DR.Lu 呂春美中醫師 / 生技博士

    DR.Lu呂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